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教学资源 > 正文

2020级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2020级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人才培养方案 | 发布日期:2021-06-02 】

2020级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专业(南丁格尔)

专业代码:62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62)

护理

(6202)

卫生

(84)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护士(2-05-08-03);

外科护士(2-05-08-04);

社区护士(2-05-08-05);

口腔科护士(2-05-08-07);

妇产科护士(2-05-08-08);

中医护士(2-05-08-09)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健康保健

护士执业资格证

失智老年人照护、幼儿照护、母婴护理及健康服务业相关资格证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院及其他健康服务业的护理岗位,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オ。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生命全周期、全方位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査、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掌握生命全周期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5)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6)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7)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共31学分)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学时/3学分)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社会,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课程,引导学生努力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程讲授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思考、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立足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

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使中国站起来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使中国富起来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使中国强起来的理论体系。突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凸显问题意识,注重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强化实践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4学分)

通过该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文化素养。该课程主要围绕认识计算机系统、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2010、计算机互联网等教学模块来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引入,理论解析,情景模拟等教学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校期间要求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课程的学习和考证的督促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训练和关键能力培养转化为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和从事其他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4.体育与健康(138学时/8学分)

本课程分4个学期开设,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形成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院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的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个人锻炼计划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5.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自我意识,自我认知,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职业规划发展;健全人格的养成;常见心理问题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等。

6.就业指导(38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各专业学生了解我国、当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职业目标、职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情况,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选择适当的职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对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就业权益、劳动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促使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7.创新创业教育(34学时/2学分)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8.形势与政策(32学时/1学分)

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课程主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情、世情、国情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实,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大学生在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的时代背景下,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9.军事(148学时/4学分)

本课程由《军事理论》《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军事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记2学分,《军事技能》训练时间14天112学时,记2学分。军事课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10.劳动教育(16学时/1学分)

本课程包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通过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二)专业课程

1.专业素质课(共24学分)

(1)护理解剖学(96学时/6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护理局部解剖学整合而成。主要内容有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组织器官的位置、毗邻和形态结构及人胚的发生发育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结构,建立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知识体系,同时联系其他学科和临床实际,为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职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者仁心教育。

(2)护士临床用药(72学时/4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有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用药护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药物与机体(有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掌握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的药物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3)病理学(54学时/3学分)

该课程主要内容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过程与转归,重点是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组织形态、功能及代谢的变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疾病时机体的各种变化,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4)生理学(48学时/3学分)

该课程主要内容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解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5)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36学时/2学分)

该课程由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有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消毒和灭菌、微生物的感染和抗感染免疫、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常见病原微生物、免疫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免疫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和预防观念,对临床疾病的发病、传播、特异性防治及免疫现象做出解释,为预防和控制临床相关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6)生物化学(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基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代谢与疾病的关系,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及深入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7)护理学导论(32学时/2学分)

该课程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提高护士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及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学习本课程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专业思想,为继续学习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8)护士人文修养(16学时/1学分)

该课程以护士的岗位需求为基础,紧扣护理人文精神与护理人文知识技能,构建提升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框架。内容包括社会学基础、文化学基础、美学基础、护理礼仪、人际关系、人际沟通和科学思维。通过课堂教学、角色扮演、主题报告与实践练习等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能够认识护士人文修养的重要意义,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护理人文技能与护理人文精神。该课程体现了护理岗位对人文素质的要求和人文知识在护理领域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9)营养与膳食(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是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营养素与能量、不同生理状况下人群的营养、合理营养及评价、各类食物的营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医院营养膳食及管理、疾病营养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熟悉营养在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能初步对人们的合理营养及膳食进行正确指导。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

2.岗位技能课(共47学分)

(1)基础护理学(176学时/10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分3个学期开设。它以护理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运用护理基本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医患沟通、健康教育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中,主要包括入院护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用药护理、标本采集、生活护理技术、专项护理技术、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各专科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2)内科护理(123学时/7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是阐述如何对内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内科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血液、泌尿、神经等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原则,以护理程序为主线重点阐述各病种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并介绍了内科各专科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对内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3)外科护理(123学时/7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是阐述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专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外科总论和脑外、胸外、普通外科、泌尿、骨外、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观和世界观,在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观的指导下,为外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以达到去除疾病、预防残障、促进康复的目的。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4)妇产科护理(72学时/4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是以妇产科的系统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胎儿及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变化,妇科及产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治疗原则,还包括心理、社会及计划生育的保健知识等综合性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护理程序对其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实施整体护理。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5)儿科护理(51学时/3学分)

该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为1+X证书课程,是阐述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领会和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理论基础。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6)急危重症护理学(34学时/2学分)

该课程涉及了本专业的各专科领域,主要内容是以循环、呼吸、神经系统护理作为监护基础,为危重病患者提供多脏器功能支持,巩固和深化危重病护理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监测技术及应急复苏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机体的功能障碍,减轻病人及亲友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现代急诊或ICU工作奠定基础。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7)老年护理(34学时/2学分)

该课程为1+X证书课程,主要内容为老年人的日常变化及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及护理技能,包括老化理论、老年人健康保健、健康评估、沟通交流、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护理、常见症状护理、慢性病护理和安全防范护理,临终关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常用老年护理技术、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综合运用老年护理专科护理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提升学生专项护理能力,增强老年照护岗位胜任力,拓宽就业面。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8)健康评估(72学时/4学分)

该课程是通过分析病人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资料与护理诊断、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诊断性检查、护理诊断与思维方法、健康评估记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方法,熟悉实验室检查结果、常用器械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写出格式正确、符合要求的健康评估记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树立求实创新的批判性思维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9)手术室护理(34学时/2学分)

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手术室护理发展史、手术室全期护理、手术室组织结构、手术团队、法规与伦理、手术室仪器设备、手术室器械、缝针缝线与敷料、感染控制、手术体位、麻醉与手术室护理、微创与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手术室管理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管理手术室环境,明确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各种工作职能,能根据不同部位的手术准备手术物品,并对手术物品进行正确的无菌处理,能熟练使用手术仪器设备,在工作中做到自我保护和遵守无菌原则,关爱手术病人,为病人手术顺利提供保障。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10)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17学时/1学分)

该课程由眼科护理、耳鼻喉科护理和口腔科护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五官科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眼、耳、鼻、喉、口腔各部应用解剖,眼科、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各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卫生保健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具有良好的学习和职业态度,以适应现代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工作,满足其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11)精神科护理(17学时/1学分)

该课程是以精神医学为指导,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精神科护理概述、护理技能、治疗,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精神疾病的康复和社区治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精神科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各类精神疾病的潜在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理解并关爱精神病病人,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12)医院感染护理(17学时/1学分)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本理论、管理与检测、灭菌方法、隔离预防技术、职业暴露预防、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及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防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掌握医院感染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护理在校生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明确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增强学生医院感染防护意识,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率,为高效安全的临床护理提供保障,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13)急救护理(54学时/3学分)

该课程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急救意识,训练急救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急救护理概念、范畴、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处理原则、护理措施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护士。

3.实践性教学环节(共42学分)

(1)临床见习(1周/24学时/1学分)

学生在临床护理课程理论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医院了解医院环境,到病房接触实际病人,认识疾病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思维的训练,促进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习惯的养成。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2)内科病房(9周/216学时/9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护理措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临床常见检验正常值、危急值及内科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内科病人用药护理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整体护理程序;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常见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如胸穿配合、心电图机使用、血糖测定等)。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健康教育,培养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热爱护理事业。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3)外科病房(9周/216学时/9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程序;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外科专科技术操作;病室管理的基本要求,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工作等。学生通过实习,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程序,能够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学会常见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和外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如胃肠减压、各种引流管护理、膀胱冲洗、石膏固定、换药等);了解外科急症的处理方法,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使学生理解“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对外科病人的重要意义。

(4)手术室(2周/48学时/2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手术室的区域划分、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手术物品的清洁、消毒及灭菌工作,无菌操作技术(如外科手消毒、穿脱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等)、职业防护要求。使用后手术器械、布类敷料、一次性物品的处理及特殊器械、感染器械及其它污染物的处置。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中、小型手术的配合工作,留取手术标本。学生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手术室的环境,了解区域划分的原则,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手卫生意识和职业防护意识,能独立完成小型手术的配合工作。能够正确书写手术室护理文书。学会术后手术间处理及各种物品、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工作,逐步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5)妇产科病房(4周/96学时/4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原则、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妇产科手术(包括宫、腹腔镜辅助下)的术前和术后护理要点;妇产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的书写。学生通过实习,巩固所学的妇产科理论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要点;能够掌握常见的专科护理操作(如:会阴擦洗、电子胎心监护、阴道上药等);学会护理文书的书写,培养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护理实践能力。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6)儿科病房(4周/96学时/4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小儿特点和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儿科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及常见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如臀中、小肌肌内注射、头皮静脉穿刺和输液、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管喂方法、暖箱的使用、光疗箱的使用等)。能够实施整体化护理,熟悉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及疾病处理、预防措施、护理重点。熟悉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其心理、生理特点。培养良好的儿科护理职业素养。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

(7)急诊科(4周/96学时/4学分)

该科室实习内容包括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流程、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外伤止血包扎技术、骨折固定搬运技术、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监护仪的使用、电除颤技术、心电图机的使用、洗胃技术、氧疗工具使用、喉镜的使用、气管切开术、呼吸机的使用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掌握该科室的一般常规护理工作;能够描述急诊科环境、设备及布局特点;阐述急诊病人的初步鉴别和处理原则;概述各类急诊病人的急救措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或配合完成常用操作技能,具备急救处理和抢救配合的知识和心理素质。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8)老年病房(2周/48学时/2学分)

该病房实习内容包括老年人的身体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老年人体位变换与移动、老年人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老年人安全护理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掌握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具备扎实的疾病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规范熟练掌握老年专科护理操作技能;能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提出健康问题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关心、爱护、尊重老年人,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9)五官科病房(2周/48学时/2学分)

该病房实习内容包括常见眼科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技术如视力检查法、滴眼药水法、涂眼药膏法、冲洗结膜囊法、剪睫毛法等;常见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技术如外耳道清洁法、外耳道滴药法、鼻腔滴药及鼻喷雾法、咽喉部喷雾法等;常见口腔科病人的护理措施及技术如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常用材料调拌技术、口腔冲洗技术、负压引流术、开口训练术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熟悉该病房常规工作;掌握常见五官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熟练进行五官科常见护理技术的操作;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整体护理。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

(10)重症监护病房(ICU)(2周/48学时/2学分)

该病房实习内容包括ICU的设置与管理;ICU常用监护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严重创伤、急性中毒、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复杂手术后护理、急性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救护;常用救护技术如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护理、气道异物清除术、机械通气的应用护理、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等。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熟悉ICU的设备、布局及管理要求;能够主动评估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参与监护,适应无陪护护理模式;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实施监测和护理,提升学生的监护能力。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11)社区卫生中心(1周/24学时/1学分)

该机构实习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健康教育、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社区重点人群保健、社区传染病防治等常见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区护理服务项目,提高自身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和健康教育能力。要注重强化学生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12)毕业考核(2周/48学时/2学分)

该专业对实践技能要求较强,毕业生在上岗前不但要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临床专科护理技能。学生经过38周的临床实习,在毕业前对核心课程常用护理技能操作进行抽查考核,主要考核项目包括静脉留置针、导尿、心电监护技术、穿脱无菌手术衣及无菌式戴手套、四步触诊、AED使用技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合格者方准予毕业。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要注重强化学生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忠心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七、教学进度安排及学时分配

1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教学进程表

建议修

读时间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核心课程

课程

性质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课程

类别

备注

理论

实践


(16+4周)

SZ3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3

48

32

16

3

公共基础

GT3001

体育与健康Ⅰ

2

32

32

2

公共基础

JW0001

军事理论

2

36

36

2

公共基础

RW3200

心理健康教育

2

32

32

2

公共基础

HL3531

护理解剖学

*

6

96

48

48

[6]

专业素质

HL3503

生物化学

2

32

26

6

2

专业素质

HL3504

生理学

3

48

40

8

[3]

专业素质

HL3568

护士人文修养

1

16

10

6

1

专业素质

HL3506

护理学导论

2

32

18

14

2

专业素质

HL3556

护理心理学

1

16

16

1

专业选修

HL3580

预防医学概论

1

16

16

专业选修

HL3546

护理礼仪

1

16

4

12

1

专业选修

HL3581

护理科研

1

16

4

12

专业选修

合计

25

404

262

142

25

(18+2周)

SZ3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4

72

36

36

4

公共基础

GT3002

体育与健康Ⅱ

2

36

36

2

公共基础

GJ3003

信息技术

4

72

36

36

4

公共基础

HL3508

病理学

3

54

40

14

[3]

专业素质

HL3549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2

36

28

8

2

专业素质

HL3509

护士临床用药

*

4

72

51

21

[4]

专业素质

HL3511

营养与膳食

1

18

16

2

1

专业素质

HL3551

基础护理学Ⅰ

*

2

36

12

24

[2]

岗位技能

HL3535

医学应用写作

选修

1

18

6

12

1

专业选修

HL3558

护理管理

1

18

6

12

专业选修

HL3563

护士职业沟通

1

18

12

6

1

专业选修

HL3565

护理健康教育

1

18

12

6

专业选修

合计

24

432

237

195

24

(18+2周)

GT3003

体育与健康Ⅲ

必修

2

36

36

2

公共基础

SZ3005

就业指导

2

38

30

8

2

公共基础

HL3510

健康评估

4

72

50

22

4

岗位技能

HL3559

基础护理学Ⅱ

*

4

72

19

53

[4]

岗位技能

HL3525

急救护理

3

54

30

24

3

岗位技能

HL3518

内科护理Ⅰ

*

4

72

52

20

[4]

岗位技能

HL3520

外科护理Ⅰ

*

4

72

50

22

4

岗位技能

HL3522

妇产科护理

*

4

72

50

22

[4]

岗位技能

HL3571

精神科护理

选修

1

18

13

5

1

专业选修

HL3513

护理伦理

1

18

13

5

专业选修

合计

28

506

294

212

28

(17+3周)

GT3004

体育与健康Ⅳ

必修

2

34

34

2

公共基础

SZ3006

创新创业教育

2

34

26

8

2

公共基础

HL3555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

1

17

12

5

1

岗位技能

HL3570

基础护理学Ⅲ

*

4

68

68

[4]

岗位技能

HL3575

内科护理Ⅱ

*

3

51

36

15

3

岗位技能

HL3576

外科护理Ⅱ

*

3

51

30

21

[3]

岗位技能

HL3577

儿科护理

*

3

51

31

20

[3]

岗位技能

HL3524

老年护理

2

34

20

14

2

岗位技能

HL3529

急危重症护理

*

2

34

18

16

2

岗位技能

HL3530

手术室护理

2

34

14

20

2

岗位技能

HL3582

幼儿照护技术

证书方向( 限定八选一)

2

34

34

2

岗位技能

幼儿照护

HL3583

母婴护理技术

2

34

34

2

岗位技能

母婴护理

HL3584

失智老年人照护技术

2

34

34

2

岗位技能

失智老年人照护

HL3585

美容护理技术

2

34

34

2

岗位技能

美容护理

HL3586

老年护理

2

34

34

2

岗位技能

老年护理员

HL3587

手术室护理

2

34

34

2

岗位技能

专业培训结业证

HL3588

健康管理(营养师)

2

34

34

2

岗位技能

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HL3589

口腔护理

2

34

34

2

岗位技能

专业培训结业证

HL3562

康复护理

选修

1

17

12

5

1

专业选修

HL3583

社区护理

1

17

12

5

专业选修

HL3550

中医护理

1

17

12

5

1

专业选修

HL3561

医院感染护理学

1

17

12

5

专业选修

合计

28

476

211

265

28

第五\六学期

(38+2周)

HL3579

毕业实习(含毕业考核2周)

40

960

960

24

合计

40

960

960

24

公选课

参看公共选修课汇总表,其中公共艺术类要求在《艺术导论》《音乐欣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和《戏曲鉴赏》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至少修读2学分。

从限定选修课汇总表中选择4门修读,至少修读8学分。

至少12学分

《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课程类型为公共基础课,课程代码SZ3003,每学期8学时,共32学时,1学分。


2.实践环节教学进程表

序号

实践环节名称

代码

学分

内容

学期

周数

场所

说明

1

军事技能

JW002

2

1

2

2

劳动教育

JW003

4

1234

4

3

社会实践

JW004

4

1234

4

4

临床见习

HL3539

1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科护理技术

4

1周

附属医院

5

内科病房

HL3579-1

9

血液、心血管、呼吸、神经、内分泌

5、6

9周

二级及其以上综合医院

6

妇产科病房

HL3579-2

4

妇科、产科、门诊

5、6

4周

同上

7

急诊科

HL3579-4

4

急诊护理

5、6

4周

同上

8

康复科

HL3579-3

1

康复护理

5、6

1周

同上

9

外科病房

HL3579-5

9

胸外、普外、脑外等

5、6

9周

同上

10

手术室

HL3579-6

2

手术室

5、6

2周

同上

11

儿科病房

HL3579-7

4

儿科护理

5、6

4周

同上

12

老年病房

HL3579-8

2

慢性病护理

5、6

2周

同上

13

社区卫生中心

HL3579-9

1

社区卫生服务

5、6

1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

五官科病房

HL3579-10

2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

5、6

2周

实习医院

15

毕业考核

HL3579-11

2

技能考核

6

2周

实训室

3.教学活动学时分配表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分配

学时比例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38

622

256

366

20%

选修课

12

224

224

0

7%

专业(技能课)

必修课

112

2196

689

1507

69%

选修课

7

138

87

51

4%

合计

169

3180

1256

1924

比例

40%

60%

100%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临床护理专家构成,是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创新型教学团队。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23∶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95%,在护理专业教师中包括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3名。护理专业教师包括初、中、高级职称,师资队伍梯队合理。

2.专任教师

护理专业南丁格尔班教师具备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90%以上教师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养老护理员证书、按摩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具备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具有高等学校护理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为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到医院实践锻炼1个月以上,到达每5年累计6个月,提高了教师的护理实践能力。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正高级职称,能“把握护理行业发展方向,能够及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护理实践中的教学难题,有组织协调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带领团队荣获鹤壁市优秀科研团队,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4.兼职教师

该专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聘请临床护理专家参与我院护理专业的示范性建设工作,针对医院、社区的实际需求和护理专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聘请医院护理技术能手担任护理技术实践教学。校外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习指导教师应主要由兼职教师担任,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高级及以上专业资格证书。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

专业教室配备黑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计,WIFI环境,具有较强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每间教室配有应急照明装置及紧急疏散标志。

2.校内实验实训室

该专业实训中心2.9万平方米,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要求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有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全仿真护理技术实训中心,实训床位达到200张。实训中心配有相应的实训设备、完善的全开放实训管理制度,并聘请一线临床专家担任实训室管理人员,能够满足校内实践教学、技能考核、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要求。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教学要求的100%。

(1)基本护理技术实训室

基本护理技术实训室配置完善,能满足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如静脉输液、鼻饲、导尿、灌肠、各种注射、口腔护理等20余项操作等,实训室配置包括基本床单位、多功能病床、多功能护理人、鼻饲模型、导尿及灌肠模型、各类给药模型、输液泵注射泵等。能确保学生按教学要求进行充分操作训练。

(2)专项护理技术实训室

专项护理技术实训室包括内、外、妇、儿、急救、手术室、ICU,满足相关专项操作,实训室配备胸腹部检查教学仪、心电图机、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快速血糖仪、心电监护仪、局部创伤模型、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手术器械台、常用手术器械包、胎心监护仪、分娩综合技能模型、婴儿护理模型、老年护理模型人等。能够完成专项护理操作教学与实训。

(3)拓展护理技术实训室

拓展护理实训室涵盖老年、康复、美容、口腔、中医、社区护理实训室,实训室配有PT训练床、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助行器、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家庭访视包、约束床、智能身心反馈音乐放松仪器等。

3.校外实训基地

该专业具有较稳定的京津地区、珠江三角洲、江浙沪、沿海等地区校外实习基地,48家,医院配有示教室,设施齐全,实习规章制度完善。能够提供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相关实习岗位。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建立了实习指导机制,制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毕业实习实训管理办制度。校外实习医院应能安排专人负责实习管理工作,各实习岗位均有实习带教指导教师。

4.学生实习基地

该专业48家校外实习基地,均为三级以上医院,实习医院配有指导教师,进行临床一对一实习指导,学院也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由专人负责临床实习管理,积极与各实习基地沟通联系,每年定期召开实习医院座谈会,派专业教师到各医院检查实习,认真听取实习医院的建议,加强与实习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

5.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

以先进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为依托,积极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建设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心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微信公众号、高校E通等信息化手段在线学习与答疑。学院利用网络技术整合数字教学资源,依托数字化医学信息“云”数据库和护理学等专业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形成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1)专业核心课选用近三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及教育部门制定的核心教材。

(2)该专业教师与临床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出版高水平的、具有办学特色、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教材以及实训指导教材,与科学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编写立体化教材,把《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随时可通过手机等客户端观看,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以满足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2.图书文献配备

学院图书馆配置图书和期刊杂志总数(包括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基础课图书资料)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护理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操作规范、手册及护理专业学术期刊齐全,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图书馆具有本专业信息资料查阅所需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电子阅览服务。能满足教学需要。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

该专业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校内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包括国家级精品在线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校级精品在线课7门,同时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信息化教学项目40余项。数字教学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不断更新、完善,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根据课程类型和性质主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将本专业课程资源库中的动画、视频、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数字化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学习评价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实习,鉴定合格,方可毕业。围绕课程教学标准,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在教学项目的实施或临床工作过程中建立以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核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理论+技能”考试形式。校外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临床一线专家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与临床无缝对接。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健全,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完善,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教学管理机制完善,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健全,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教学纪律严明,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研室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标准

1.所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成绩全部合格,修满16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必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专业素质课24学分、岗位技能课47学分、专业选修课7学分、集中实践环节41学分,)。

2.取得第二课堂学分6学分。

制定人:张淑艳、李银红、吕迎春、任志娟

审核人:李希科、王文生